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有机智能材料创新团队在硼氮有机功能分子构筑及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进展,相关成果“BN-Embedd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Synthesis, Function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化学会评论》)上。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学术论文。化学化工学院冯强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黄华南教授、曹小华教授为通讯作者,北京化工大学曹达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据悉,《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化学会评论》)是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出版的旗舰期刊,是世界化学化工以及材料学科领域公认的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三大综述性学术期刊之一。近5年平均影响因子高达48.1。该期刊有着非常高的学术影响力,一般只接受邀请稿件,全球每年发文量仅200余篇,所发表的论文具有高影响力、高权威性和高易读性,代表了化学科学的最前沿,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该论文从设计、撰写、投稿到最终录用,历时近3年,经过6轮严苛的评审。工作在投稿过程中得到国际同行专家高度认可,评价道我校有机智能材料创新团队是硼氮有机功能分子领域杰出的科研团队,标志着我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进一步认可。

团队负责人黄华南教授表示,团队始终秉承“绿色化工,赤心报国”的学术理念,长期围绕有机智能材料的构筑及应用探索开展持续不断的研究。特别是聚焦于利用极性共价键在调整分子聚集态的重要作用,发展利用B-N/C=C等电子体异构策略,将B-N单元巧妙地引入至有机智能发光分子的设计,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智能材料在指纹高清成像、癌细胞专一识别、信息防伪、TNT检测等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已在Angew. Chem. Int. Ed.,2019, 58,10132-10137.;Chem. Sci.,2022, 13,3129-3139.;Chem. Eng. J.,2022, 443,136445.;Anal. Chem.,2022, 94,11298-11306.;J. Mater. Chem. A.,2020, 8,22023-22031.; J. Hazard. Mater.2024, 469,133968.;Talanta.2024,280, 126734.;Adv. Optical Mater,2023, 11,2202433.;Dyes and Pigments,2023, 218,111481.;Org. Chem. Front.,2023, 10,5352-5361.;Org. Chem. Front.,2021,8,4124-4130.等化学领域国际顶级及权威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连续6次入选ESI 1%全球高被引论文。
本论文结合团队近年来的系统研究工作,对硼氮稠环芳香烃的合成策略、后官能团化反应及其在多个前沿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阐述了亲电硼化反应、烯烃复分解反应及Lewis酸碱配位螯合反应在硼氮稠环芳香烃构建中的应用,并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发展的其他创新合成策略。此外,深入阐述了硼氮稠环芳香烃在有机电子学、生物医药、癌细胞成像和指纹识别等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讨论了B-N/C=C等电子体异构策略在精准构筑有机智能材料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和未来发展方向。本论文为进一步深入拓展硼氮稠环芳香烃体系的结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开发性能优异的有机智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北京化工大学曹达鹏教授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江西省“双千计划”等经费的资助。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定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科学研究为基础,全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九江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3353战略”,高水平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化学化工学院该成果成功发表至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是我校坚持“3353战略”的又一重要体现。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cs/d5cs00147a)
化学化工学院供稿
责编:李金玲 周莉梅 审核:黄华南 曹小华 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