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邵炳军教授应邀来文传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在文友楼204室为文传师生带来“《关雎》与诗礼文化”专题讲座。讲座由文传学院副院长朱全国主持,文传师生慕名前来听讲。

邵教授虽已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抖擞、声音洪亮,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热情洋溢的讲座。邵教授以一句清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引出讲话主题《关雎》。邵教授表示,《关雎》为《诗经》首篇,亦为“四始之首”。孔子曾赞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故选此首诗开讲,聚“诗、礼、乐”三位一体,探讨诗礼相依的独特文化现象,从一首诗讲古代男女之间的爱情与礼制。尔后,邵教授将《关雎》“淑女君子,男女相配;爱慕追求,有度有节;两情相悦,琴瑟和谐”的故事娓娓道来,并由此引申出古时的诗礼文化。

邵教授在讲座中重点讲解了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西周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以及古代中国的五种人伦关系和言行准则-“五伦”,并结合身边常见之事举例以便学生理解。他引用《礼记》、《周礼》等古籍进一步向同学们诠释诗礼文化,从中挖掘出古代礼仪与自然、伦理道德的关联,客观地肯定了礼法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弊端,希望同学们能理性思辨,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理念。

讲座接近尾声,邵炳军教授给大家讲述了自身坎坷的大学生涯,激励大家在求学路上要不断进取与提升。最终,邵老先生赠以同学们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示对同学们的激励与期待。
此次讲座使在座听众对诗礼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师生在文化交流中不断进步。